淺談企業執行力
發布時間:2012/7/18 16:17:58 作者:鄭州三暉互感器有限公司
淺談企業執行力
執行力就是實現目標的能力,就個人而言,就是把想做的事情做好(實現預期所想)的能力;就企業而言,則是把企業戰略(包括企業目標,規章制度等)落實到實處的能力。執行力是一個企業成功的重要條件,當企業的戰略目標已經確定,執行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人、一個企業僅僅有想法,有目標而沒有執行能力,那只能是空想,不可能產生任何實際效果和價值。企業戰略和執行力就象一個人的大腦和四肢,只有大腦和四肢的緊密配合,人才能是一個健康的人,有“能力”的人。一個事業常青的企業一定是一個戰略與執行相長的企業。
當前,國內很多企業缺乏執行力,究其原因如下:
一、 戰略、目標、制度制定時沒有做充分的調研和可行性分析,缺少可行性和針對性,因而不利于執行而流于形式;
二、 執行過程中缺少科學的方法,導致執行阻力比較大;
三、 管理者沒有持續的跟進、再跟進。導致***的政策、法令不能始終如一的堅持,虎頭蛇尾。
四、 缺少考核監督機制;
五、 沒有一個很好的執行環境(即沒有形成執行的企業文化)。
針對以上原因,要提高企業的執行力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企業的任何事情都要設立清晰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進度表并配置所必須的資源。設立的目標一定要量化,就是要可衡量、可檢查,不能摸棱兩可,目標一旦確定,一定要層層分解落實;
***、配備合適的人才。人是執行的載體,解決執行力的問題首先就是解決人的問題,要通過培訓找到訓練有素的人,并通過人的執行習慣來反饋建立執行的企業文化。
第三、修改和完善企業的規章制度,營造良好的可執行環境。要組建法制型的企業,只有有法可依,才能作到有法必依,通過“PDCA循環”即***、執行、檢查和處置來不斷提高。
第四、要求各級管理者關注細節,不斷的跟進、跟進、再跟進。訂個制度、下個任務不能萬事大吉,要靠員工和下屬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不能唯制度論,要不斷的跟進,必要時進行督促和指導。
第五、建立有效的反饋和考核激勵制度,對執行力好的員工進行獎勵,對執行力差的員工進行批評教育,促進良好的企業執行文化的形成。
第六、要求各級管理者乃***普通員工養成優先序的概念,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用80%的時間和精力來解決重要的事情,20%的時間處理瑣事。
第七、各級管理者在下達指令時一定要明確。有歧義或自己想當然的認為下屬已理解,后果是嚴重的。對發出的指令要確認,指令是否得到充分的理解,這樣執行起來就會減少很多偏差。
第八、承擔任務的下屬要作出承諾。目標是不是清楚?是否有能力完成?授權夠不夠?***有沒有問題?既要看相應的資源條件具不具備又要看其執行能力怎么樣,指令下去就是給予下屬的責任和使命——你能夠攬下瓷器活,你有沒有金剛鉆!要讓下屬感覺的壓力進而努力完成。
第九、要營造企業的執行文化,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其一,培養崇尚行動,雷厲風行的作風;其二,講求團隊協作,其三要以責任為導向,樹立良好的責任心;其四要以績效為導向,拒絕無為,關注結果,賞罰分明。
分享到: |
上一條:職場新人怎樣才能贏得掌聲
下一條:淺談溝通技巧